节点文献
手指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与价值
编辑部邮箱,
2018年05期
[给本刊投稿]
主办: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1477
CN: 22-1096/G4
邮发代号: 12-164
投稿邮箱: xdzxxjy@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
曾用刊名: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创刊时间:1985
[关键词]: 手指游戏 幼儿活动 运用? 价值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充分认识游戏和生活对幼儿成长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可见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指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游戏形式。且在稳定幼儿情绪、训练幼儿语言能力,锻炼肢体、开发智能,合作交流和多元智能发展上有“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同时又不失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游戏形式。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但能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促进幼儿手眼协调,促进幼儿注意力、记忆力和多种感官能力发展。一日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巧妙运用手指游戏有利于加强幼儿常规练习、辅助教学活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能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
一、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1、运用手指游戏,加强幼儿一日常规训练?
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教学活动常规中,如果幼儿不能很好地遵守活动规则,我们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一些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把手指游戏和教学常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如教学活动前,可以开展《小手拍拍》的手指游戏,“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当幼儿做完藏手的动作时,游戏就结束了,帮助幼儿安静地进入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幼儿的活动不仅包括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还包括盥洗、进餐、午睡等许多零散的生活习惯培养的活动。首先,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如在孩子刚入园时,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洗手歌》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针对幼儿依赖性强、自律意识差的特点,我们通过《穿衣服》《系鞋带》等手指游戏来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手指睡觉》手指游戏帮幼儿养成睡觉前安静的习惯。其次,通过手指游戏《礼貌歌》教会孩子基本的文明礼仪,让“谢谢”“你好吗”等礼貌用语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幼儿心中。
2、运用手指游戏,协调幼儿一日活动过渡?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幼儿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常常较弱。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可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为此,在各个过渡环节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手指歌”“石头、剪子、布”等趣味的经典手指游戏活动,将其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既减少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预防了无事可做而引发的打闹现象。利用手指游戏将幼儿的集体活动和这些过渡环节连接起来,不但能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安全系数,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及行为习惯等。如餐前准备时,可以让幼儿玩“五门开开”的游戏,通过游戏活动,不但让幼儿认识五个手指不同的名称,还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餐前等待姿势,让自己的双手合起竖立在桌上保持小手干净。
3、运用手指游戏,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我们根据内容和表演形式将手指游戏分为表演类、语言类、体育类和计算类。教师可以结合各班的日常教育目标,把手指游戏分类、引申和设计到各类教学活动中,让手指游戏以教学资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如手指游戏《四季歌》帮助幼儿尽快导入认识四季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手指游戏《幸福的家》帮助幼儿进入我家都有谁的社会教育活动中。又如数学活动中,同样可以结合手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目测数群》的活动中,可以采用手指游戏《手指操》让幼儿感知数群,“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五个手指开花。”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准确看出数量。又如在《认识左右》的活动中,可以请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通过手指游戏:“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左手向前摆一摆,左手收回来。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右手向前摆一摆,右手收回来。”帮助幼儿正确区分左右。?并且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喜欢在活动前、活动中以及活动后利用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起到调节作用,让好动的的幼儿动起来,同时我们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手指游戏配合手指儿歌进行教学活动。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4、运用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做到主动关心、帮助同伴,主动配合协作。幼儿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幼儿园、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意识。让幼儿懂得关心、尊重他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传统手指游戏《炒豆豆》、《翻花绳》,让孩子们一起合作手拉手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孩子手指和手臂动作的灵活性,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考验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而幼儿游戏之时不可避免偶有争抢,作为一个聪明的老师要学会运用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培养幼儿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体现了老师的公平、公正,同时让幼儿懂得退让,学会服输和担当。?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手指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手指游戏,促使幼儿发展多种感官,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合作等。将手指游戏运用到幼儿各项活动中,充分挖掘内在价值,发挥教育功能,让游戏和幼儿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手指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价值
1、实现了幼儿的多元发展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首先,通过在幼儿园课程中对手指游戏的运用,我们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幼儿的手指灵敏度、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等多种能力到了锻炼,其注意力、倾听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也相应得到了提升;因为手指游戏要求在活动中密切注意双手的手指的运动和变化情况,需要把注意力分配到十个手指上,并随着每个手指的运动从一个动作迅速连接到下一个动作,保证不出错,通过手指游戏的练习既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的稳定与持久,又可以提高注意的分配与均衡能力。其次,角色多样、情节丰富、生动有趣的手指游戏,它能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利用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丰富和深化了幼儿的情感与态度。?手指游戏是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它以独有的魅力,让幼儿心灵得到畅游,心智得到成长,品格得到培养、性格特征优良。所有的手指游戏,都有利于大脑智能的开发。智能在于手动,健身要先健脑,健脑要先健手。日常生活中,经常灵活运用十指进行多种姿势的活动,你的大脑智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同时手指游戏还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结成伙伴关系,加深亲子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帮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收集和整理及创编手指游戏教程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先学习和研究各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及发展目标。才能收集汇编出适合小、中、大班幼儿学习的手指游戏。在整理阶段,教师要积极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在观察中捕捉教育契机,并且要将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本地方特色展开园本教研,根据工作实际的需求积极创编出适合教学和常规训练的手指游戏,这样既提升了教师运用手指游戏的能力,又提高了老师们自主创编、不断创新的的能力。这样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提升了家长的指导水平
通过研究的开展,家长对手指游戏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家长在参与游戏资料收集、参加“手指游戏观摩日”“ 亲子手指游戏比赛”“手指游戏视频收集”等多种活动的实践中,拓展了教育的视野,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
4、孕育了园本特色课程
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手指游戏经验。而且在将手指游戏作为特色活动纳入园本课程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同时把手指游戏整理成册,作为幼儿园的游戏特色再研究、再改进,不断地更新、发展,发挥其在幼儿课程实践中的最大价值。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