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摘 要: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家庭“老、弱、病、残、妇、幼”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留守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加上监护权、教育权的缺失,这些正值生理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的孩子们,心理上极易出现偏差,在学校“留守学生”几乎等同于了“问题学生”,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 研究;
一、 情感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缺少亲情,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俗话说: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十几个个年头了,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是师生跨越界限的桥梁。
1.情感教育能提高老师的威信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知识渊博的优秀老师,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会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留守儿童的感情需求多余其他孩子。老师对孩子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才能充分树立老师的威信,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情感教育能增强留守儿童自信心
目前,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不爱说话不自信的特征。他们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甚至出现羡慕、嫉妒其他孩子的现象。老师们通过情感教育,真正才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甚至是更加重视他们。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留守儿童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来。
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家庭教育是做好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工作的基础。
家庭是教育少年儿童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父母外出打工前要慎重选择,多为孩子着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职责。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多与学校多沟通、常联系,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三是要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方法,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四是要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五是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是做好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工作的根本
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对 学生的心理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班主任的心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学生,使之产生同样的态度体验,形成一种较大的感染力。
3、社会力量是做好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工作的支撑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可作为是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一是和村委会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组建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的成员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组成。二是营造留守儿童平等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保护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宣传优秀留守儿童和家长、教师的先进事迹。三是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四是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家庭教育水平。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依托学校、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针对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在村社开办“四老”家长学校,由村社干部、妇代会主任、老干部、老教师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成为孩子们的“编外家长”,指导监护人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亲情关爱。
总之,通过“情感教育”系列活动,促进了孩子知恩、感恩、报恩美好心灵的形成,帮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培养了留守儿童感恩的心,唤醒了留守儿童的良知,锻造了留守儿童的品性,使留守儿童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拥有幸福快乐,茁壮成长!感恩,是一种力量;能提升农村小学品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J]南京出版社,1993(3)23--27
[2]朱小蔓,《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55--58
[3]张绍梅,金萱,《留守儿童面临两大困境》[J]陕西少儿网,2006(1)65--69
[4]周文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泸州教育网,2005(4)42--44
  • 【发布时间】2017-4-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