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编辑部邮箱,
2018年12期
[给本刊投稿]
主办: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1477
CN: 22-1096/G4
邮发代号: 12-164
投稿邮箱: xdzxxjy@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
曾用刊名: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创刊时间:1985
如何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个人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体育人力资源的积极开发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组织者、参与者。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家长、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力资源,我们应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1.利用儿童好玩的天性和生活经验,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游戏。如:在教授《踢毽子》这一课时,全课以学生实践为主线实施教学步骤,为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了较多的实践、学习机会,由单踢引申到对踢,由小组对踢练习过渡到小组间踢毽竞赛,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课的组织形式上克服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单一模式,运用由浅入深及自主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单踢、两人和五人对踢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还组织了学生五对五踢毽比赛等形式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配合的健康心理有层次地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2.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中可以请他们作示范、当辅导员,组织体育活动等。如:利用大课间时间,鼓励学生自编健美操套路,让创编合理善于展示的学生在台上做健身小教练,配以动感十足的音乐,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做健美操,不仅提高了师生锻炼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喜爱,不少低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拿这些学生当做榜样,开始效仿,与学校培养“体育、艺术2+1”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开发
1.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
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体育器械的多元功能。例如:短绳可以做绳操、捆绳投掷、踩龙尾、抓尾巴、角力、快快跳起等游戏;我们自制的自行车外胎,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在增加了器材的美感的同时,还加强了车胎的硬度,车胎除了可以做跳、转、滚、钻、抛等活动外,还可以摆造型,开火车等;还如喝剩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用来做自编沙瓶健身操,可以用来做固定目标靶子,可以用它做保龄球,可以用来做运球的障碍标志,可以用来做播种与收割游戏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很多简单的器材还是有很多使用的方法。
2.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
体育教学场地如果设计得趣味性强,针对教师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软式器材的趣味性、安全性、实用性等特性,合理布置活动场地,配合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潜能。
3.自制器械鼓励自制器械。
如:利用废旧的汽车和自行车轮胎进行跳跃、滚,搬运、角力等游戏,缝制沙包、折纸炮、纸牌,用可乐瓶作保龄球;用校园里的水泥道沿代替平衡木,让学生在上面做平衡走的练习等等,这些器材制作简单又安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
三、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开发
1.对现有运动竞技项目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的选择要善于“扬弃”。如: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国际田联推出的“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简化田径中的跑、跳、投中成人化的规则和技术要求,在教学方面不再将教学重点仅仅放在项目教学和技术教学上,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们进行田径文化的传播。像跨栏、铅球、标枪这些原来根本不适合孩子,甚至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接触的一些田径项目,都通过“趣味田径项目”的应用,让孩子们体会到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感受项目的魅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间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公平意识。
2.对游戏教材的创编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内容活泼生动, 丰富多样, 知识性、趣味性和竞赛性强, 容易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健康、有趣的游戏, 改造自己喜欢的“成人项目”, 把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成游戏, 想方设法引入课堂。
3.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可采用体能分组、男女分组、男女合组和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学生更大地参与运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我讲你听、我做你学”变革为“我导你思、自主创新”,真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
4.对民族体育的挖掘
民族体育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既有各自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如武术、花色跳绳、踢毽球、滚铁环、抽陀螺等,都可引进现代课堂,以此补充校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
5.实现体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
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信息技术成为了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制的课件、微课等载体,实现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动作的重难点部分的分解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要重复多次进行示范讲解,遇到复杂动作、迅速的动作不理于学生观察细节的弊端。
6. 对校本教材的引进
我们学校是全国校园足球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了深入贯彻校本课程实施,我校专门为每个班安排了一节足球课,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地为全面普及足球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对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既倡导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体育课程发展多样化理念,又弥补了现阶段体育教学条件的不足,吸引更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 【发布时间】2017-4-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