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变化。学科与学科之间也相互借鉴研究成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融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逐步引入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习题的解答、课后复习巩固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许多方便。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具体的呈现,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逻辑的串联,更好地帮助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从学习阶段上来讲,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和小学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内容上来说,教学中数学知识点繁多,灵活性很强,要求学生运用综合学习的能力,将平时学习的琐碎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掌握,从而搭建起数学学习体系的框架建构,以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那么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养成的学生或者不善于归纳整理的学生来讲,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也就成为了教师的重要的教学考量。经过实践探索,事实证明,将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入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以形象的图示的方法来表现知识结构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这种图形思维工具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同时又能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清晰地展现出来,将抽象的逻辑和具象的空间结合在一起,帮助人脑去整合和认知。
1“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的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先于教学而进入到教材的知识当中来,那么这一阶段学生是完全自主性的学习阶段,对于知识点的认识没有系统性。所以,在这一阶段引入“思维导图”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课本中的知识点,对本章节的整体结构进行把握,从而实现高效的预习。
图1—全等三角形学习思维导图
在预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对本章节进行预习,然后以“全等三角形”为中心词进行展开三个层次的知识点。比如,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有哪些性质。这三个层次的知识点总结之后,学生在心中对全等三角形就会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再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觉得陌生,也比较容易认知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参与者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其中占引导地位的是教师,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在预习阶段没有弄清的知识点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同时运用思维导图的意识引导的特点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的引导的同时让学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可以呈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二是习题的讲解和分析。
2.1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
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要突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为了方便展现和记忆,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展现。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边讲解知识点边根据逻辑思维线索进行思维导图的手绘。或者可以利用PPT分层次按先后顺序进行思维导图的呈现。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产生参与感,见证整个思维导图的形成过程,可以加深他们视觉的认知,从而达到识记知识点的目的。
2.2习题的讲解和分析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题的讲解和分析,是另外一个实用的价值。例:
若关于x的方程1/(x-7)=1与x/(x + a)=8的解相等,则a的值为_____。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日常练习当中是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题目,因为学生对于解题的思路并不清晰。所以要求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因此,这样的题目,它的解答应该这样入手:首先启发学生找出关键词。在这道题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是“解相等”字样。那么紧接着要问学生解相等是什么意思呢?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到,解相等就是两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的解是一样的。那么找到了两个方程中的关联性要素,即解相同的x,那么解题思路也就明确了,也就是需要我们在其中的一个方程中将解求出,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就可以算出a的值。
如果运用思维导图的话可以这样进行展示:
解相等——x的值相同——1/(x-7)=1——x=8——带入x/(x+a)=8——a=-7
这样学生的解题思路就变得清晰。那么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运用在方程的解题中,还可以在几何及应用题中进行广泛运用。
3“思维导图”在复习和总结反思中的应用
教学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课堂部分的授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阶段的完结。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要通过习题和作业的形式进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会反馈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会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那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同事提炼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在节省复习时间的同时也能提高复习效率。
3.1可以帮助学生改正错题
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或错题集上进行错题的分析,要写出正确的解题的方法和过程。在纠正的同时,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注清楚自己出错的步骤和出错的知识点,并把正确的思维导图标注在题目旁边,以便于日后复习时进行提示和改正。
3.2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学生在总结了自己出错的原因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失分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的剖析,有疑惑的知识点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解惑。这样可以更加明确自己日后学习的重点内容。
4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的数学教学当中来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好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思维导图的使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的培养上,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去满足不同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要,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志丹.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108-110
[2] 王波.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顾大权.渗透整体意识 完善思维结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
[4] 董磊;陈棉驹.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材中呈现频数的统计与分析[J].2018
  • 【发布时间】2017-4-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