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冰心散文的语言特色
编辑部邮箱,
2020年03期
[给本刊投稿]
主办: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1477
CN: 22-1096/G4
邮发代号: 12-164
投稿邮箱: xdzxxjy@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
曾用刊名: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创刊时间:1985
关键词:平实精炼,清新明丽,冰心体
冰心是我国现代史上极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书信等,但最具影响力的是散文。冰心是个富有诗情的散文家,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对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过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她的文字里渗透着“爱的哲学”,倾诉着对母爱、童心与大自然的一片衷情,“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这是她的至理名言,也是她一生信守的信念。她的散文艺术风格哀婉凄清、清丽典雅、隽永雅致、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语言凝练,简洁明快而又清丽淡远,有着浓厚的抒情写意特征和如诗如画的艺术美,这是冰心散文深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以致读者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一、平实精炼、清丽典雅
冰心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艺术大师,她的散文取材广泛,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她抒写的内容,而这些事物又是我们常见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她的散文读起来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和朴素美。表现最明显的是《寄小读者》,文中她以一颗童真的心和慈爱的心向小朋友们袒露真情,赞颂母爱、童心和大自然,跟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交流思想,语言表达浅显易懂,描写细腻生动而且富有哲理,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最宝贵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她最善于选用丰富新鲜、简洁明丽的辞藻,通过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感情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大自然在她的笔下无论是写海还是写湖,写花还是写草等,总是在读者面前呈现出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美不胜收的景象。比如在写海景时写到海水平静中变幻的色彩,或“蓝极”或“绿极”,在"斜阳的金光"下,海水又呈现出“浅红”、“深翠”、“海平如镜”。她就是这样通过细微地描写和丰富地应用了描写颜色的词语,动静结合,把一幅绚丽多彩,美丽动人的海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几句简洁、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走进了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里,与作品融为一体,使读者读起这样的作品,好像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一样,又像徜徉在优美的情景之中。冰心的散文就是这样:没有大红大紫的华丽辞藻,没有浓艳的词语雕饰,而是通过清新、细腻、柔和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清隽的水墨画,给人以美的享受。郁达夫对她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二、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
冰心的散文具有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感和音律美,使人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散文也要讲求节奏感,冰心在散文创作中就非常注意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她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排比和对称的句式、恰当地选用了双声、儿化、叠音词等方式,巧妙地安排平仄,使语言音节长短相同,参差错落,从而形成文章行云流水般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首先,冰心在散文中常常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通过排比来增强语言的整齐美,形成散文强烈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如:“如今呢?过的是花的生活,生长于光天化日之下,微风细雨之中;过的是鸟的生活,游息于山巅水涯,寄身于上下左右空气环围的巢床里;过的是水的生活,自在的潺潺流走;过的是云的生活,随意的袅袅卷舒”(《寄小读者(通讯十四)》)“故乡没有明媚的湖光;故乡没有汪洋的大海;故乡没有葱绿的树林;故乡没有连阡的芳草。北京只有尘土飞扬的街道,泥泞的小胡同,灰色的城墙,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在这两段文字里,冰心选用了四个“过的是……生活……”和“四个故乡没有……”的排比句式,这些排比句子使文章语言畅达明快,富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了铿锵的艺术效果。
其次,冰心散文中恰当地使用了对称的句式,形成了语言的对称美,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例如《山中杂记》中写到:“……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这里对海和山的描写搭配得很对称、均衡,它们的字数、节拍一样,结构也基本一致,使语言呈现出整齐、均衡的和谐美。
再次,冰心散文中还应用了很多的儿化和叠词,这不仅可以增强词语的描绘力,加重文字的抒情色彩,还可以加强语句的音律美,给读者带来亲切、柔和的审美感受。如:《宇宙的爱》中写道:他们依旧是叶儿,水儿,云儿,也依旧只是四年前的叶儿,水儿,云儿。——然而它们却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从新的生命里欣欣的长着,活活的流着,自由的停留着。再如《樱花赞》中写的:“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前进!”在这里,她通过叠词的应用,不仅写出了樱花的多还写出了樱花的美,并借助樱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音象十足,从而让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享受。
三、感情真挚、富含哲理
冰心散文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她对人生的感悟,展示她独特的人格风貌。她的散文大都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感情细腻真挚,她抒写爱时不用高声呼喊,而是“言为心声”,她认为自己在写作时“感情涌溢之顷,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完了”,表达的是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感叹,就像一朵从清水里开放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如《我爱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文中,她没有纵情地去讴歌语文老师,而是通过回顾师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对话,体现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简单的生活写照,使得深切浓厚的感情自然地表达出来、流露出来。
首先,冰心的散文感情真挚,表现在描述“爱”上。冰心以“爱的哲学”为底蕴,歌颂母爱、赞美童真和大自然之美,而母爱是她“爱的哲学”的核心,她认为母爱是最纯洁、最无私的。在《往事(一)》中的第七篇,描绘了雷雨中大荷叶遮覆了亭亭玉立的红莲,保护了莲花免遭雨点敲打的景象,文中最后写道:“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借助荷叶和红莲,用象征的手法,赞颂母爱的一片情深和伟大,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崇高和圣洁,从而使母爱得到了升华。
讴歌大自然之美在冰心散文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冰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受到故乡山水的熏陶就如同她受到家庭的教养一样直接而深刻。因此,她非常喜欢大自然,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乡。大海、繁星、云霞等都成为了她的知音,她的笔下有展示出浩瀚无边、气势雄浑、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色;有山间、湖畔、园里、家中的各种各样、争妍斗艳,异彩流芳的花、草;有各个式样的明月,还有月光下的各种美景和人的活动等。“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风韵的天然山水,是一幅独具中国地方特色的水墨画。对自然风景的出色描写,在冰心散文中随处可见,也成为她散文闪耀着异彩的一部分。
其次,冰心的散文富含哲理。她的散文中很多地方都有渗透出生活哲理和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如《无家乐》中,作者用简单而形象的语句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她把家庭主妇比喻成蜗牛,把蜗牛的身体比喻成家,在诉说了无家的种种快乐后,笔锋一转,写道:“上帝创造蜗牛的时候,就给它背上一个厚厚的壳,”“一来二去的,它对这厚壳发生了情感。没有这个壳,它虽然暂时得到了一种未经验过的自由,而它心中总觉得反常,不安逸,”家就像这么一个壳,不管它有多重、多厚,还是要钻进去,这当中隐含着对家的依恋和渴望,让人深思。又如《往事(一)之十四》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翔”来描绘海的美丽,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淋漓精致,又点出了大海的神秘、虚怀、广博。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既要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又要超绝而威严,既要广博精深,又要虚怀若谷。这些特点启迪了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从而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升华。生命本来是个严肃的话题,而在她的笔下,则是把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这样写既富有哲理,又不乏柔情,能将感情至真、至诚地在诗化的语言中流露出来,也能从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文章中透露出她对生活哲理的思索,给人以启迪。
总之,冰心的散文语言,清新典雅,平白朴素却饱含情意,具有音律美和图画美,且富含哲理深义,在美学特性上,呈现出柔美的品格特征,她的散文以广博慈蔼的爱心、温馨柔婉的情致、鲜明清隽的意象,清新明丽的语言建造了一个柔美的艺术境界,能启迪人的思想和净化人的心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⑴宋淑芬.试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魅力.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⑺。
⑵曾宪林.领略冰心散文的语言美.文学自由谈,2008.8(上半月)。
- 【发布时间】2019-10-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