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园传统游戏的推广

 

【摘要】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一种锻炼。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改革,成人忙于工作,孩子们除了上幼儿园,一般都被"禁锢"在家、小区、别墅,一些传统的知识文化也在被逐渐淡忘。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且传承,来源于本土资源,是一种集趣味性、随机性、简便性于一体的玩耍活动和学习活动,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进行。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民间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从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 民间游戏 优化 推广
一、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游戏组织经验不足
在幼儿园中,有老师认为组织民间游戏是"吃力不讨好",所以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组织和编排。也有老师认为民间游戏和一般的游戏相比,更难进行人员组织和控制。因为民间游戏的活动形式和范围,安全隐患是存在的。特别是幼儿园孩子较多的时候更难把控,所以老师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还有一部分老师因为年轻阅历不足,没有组织经验。
(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电子游戏已经开始逐步流行起来。游戏市场中,电子游戏占大了绝大部分,因此民间游戏的地位已经变得颇为尴尬。而且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民间游戏的活动范围也随之缩小,例如"捉迷藏""滚铁环"等需要场地的游戏无法有效进行。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于民间游戏的推广不予重视、缺乏认知。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教学几乎已不再是写字读文,计数拼音等教学模式了,但是还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让孩子们学习儿歌,学习故事,不少教师认为游戏只是孩子们学习之余的放松。如案例(1)中的两位教师,一位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将游戏当作课程教学,孩子们在玩拉大锯的时候,一本正经地教孩子们动作要领、儿歌口令,使该游戏失去了该有的趣味性,而另一位教师却管自己"众观全局",随着孩子们自由"发挥",这种过于松散、放羊式的安排可见这位教师对此次游戏的忽视。再如案例(2)中的教师,遇到下雨天就让孩子们在教室听音乐,正是由于教师们对于民间游戏的忽视,才使民间游戏的推广停滞不前。
(二)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指导水平不高,遏制了游戏的魅力。
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教师的态度和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小班孩子因年龄特点缺乏合作性和领悟性,需要教师去调控、引领,带动孩子们去发现民间游戏的乐趣。
而案例(1)中的两位教师既没有很好的策略,也没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指导"拉大锯"中只注重动作要领,对于孩子们的反应也不予正确干预。"拉大锯"这一游戏可以有很多种玩法,教师只局限于一种内容单一,指导缺乏,如果能根据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而进行设计,孩子们将更感兴趣。
三、策略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实施,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民间游戏的推广。
(一)加强教师的游戏意识,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内容
民间游戏再好,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没有明智教师的引领下,也很难发挥其璀璨的光辉。因此,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加强教师的游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大力宣传民间游戏,让教师们理解游戏,重视民间游戏的开展和实施。可以通过教师的研讨、分析、讨论、调查、研究,来剖析民间游戏的益处,感受民间游戏的魅力。并且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来充实教师们的理论知识。仔细研读《幼儿园指导纲要》、《学前游戏论》、《陈鹤琴儿童游戏本土化探究及启示》等文献进行教师意识内涵的提升。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内容适宜、趣味性强、适合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民间游戏,通过分析比较适合小、中、大班孩子的民间游戏,取其精华与适合点并且创建一个能与幼儿、家长、同行积极互动的网络平台,一个丰富的民间游戏库,以便于教师今后更好的学习与研究。通过宣传和学习,大大加强了教师们的游戏意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更好的推广民间游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安排
过分紧凑、集中型的时间安排,浪费了幼儿宝贵的体验、感受、表现的时机。
而过分松散、随意型的时间安排又让孩子们在消极等待中浪费学习机遇,因此优化幼儿园一日常规的时间安排对孩子们的发展十分重要。
在优化一日活动安排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孩子们自由活动、开心游戏的时间。如遇到下雨天、雾霾天,教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与活动室的空间安排进行民间游戏,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游戏效率。而不是像案例(2)中的教师,一遇到下雨天就取消了孩子游戏的机会。经过推广,课余时间,孩子们经常会玩一些简便且趣味性强的小游戏,如金锁银锁、炒黄豆、打麦荞等,即避免了无效等待,又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锻炼了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
(三)将民间游戏融入于一日常规活动中
学前期孩子正是各方面迅速发展时期。游戏过程中除了获得愉悦情绪外,也会有探索、发现和创造,这对促进孩子们在身体、语言、科学、艺术、社会认知、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且趣味性强,我们将民间游戏融入于音乐活动中,将其有趣的形式改编成音乐游戏。如:小班音乐《我是棉花糖》: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熊来。我们将民间游戏《打荞麦》融入于音乐游戏中,请两名幼儿相互合作,边唱歌边与同伴击掌(像你拍一我拍一那样,首先自己拍一下,然后伸出自己的左手与对方右手击掌,反复进行。),当唱到变出小熊来时,相互做变出小动物的动作。有节奏性的音乐加上有节奏性的动作,让音乐活动更具色彩更加丰富与饱满。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 《绍兴县民间体育游戏》
  • 【发布时间】2019-10-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