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编辑部邮箱,
2020年09期
[给本刊投稿]
主办: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1477
CN: 22-1096/G4
邮发代号: 12-164
投稿邮箱: xdzxxjy@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
曾用刊名: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创刊时间:1985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发现“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一所农村高中的老师,从教十几年,而每年都会遇到这样问问题的学生:“老师,这个题怎么做?”或是“老师,这个题我不懂”。而且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每当学生来问问题都感觉是一件痛苦的事:学生好问,但不会问、不注重提问的方式。而我每每遇到这样问问题的学生,我在解答之前都会在内心挣扎一会儿,然后才鼓足勇气给他解答。我相信遇到这样的学生的老师不在少数。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老师不愿意给他讲,而是觉得他提出问题的能力或是水平太差了,对这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他最核心的问题在哪里?但作为老师,我们又是非常欢迎学生在我们面前来提出问题,更多是希望他们来与我们共同探讨问题。但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本身底子较差,能力不足。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问问题不能缺失。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而学生限于年龄、身体、心里的影响,他们不会善于思考发现问题,那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并提出问题,使他们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以前我们的教学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问,但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如果还是按以前的提问方式就达不到课标要求,学生解题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做了明确的要求,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问问题的能力,但是要达到课标要求,学生问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不可或缺。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场景非常熟悉:老师们在参加培训的时候,专家在上面也真的讲,讲的口沫横飞,大家坐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偶尔专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也是在下面议论一下,最后讲完听完走人。如果我们反思专家讲了什么?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但是我们反观西方的一些教学模式会发现,他们的课堂不是井然有序,用我们的观点来说,课堂乱糟糟的,一点不像课堂。但是他们的课堂就是在老师讲完后,学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对某些观点质疑,教师再予以解答。对比发现,西方的学生在某些能力方面确实要比我们中国学生的能力强,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比如: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实验教学中,我们是这样的: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的试验,然后教师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让学生总结现象并得出结论。说实话,课后学生根本不能把这个试验的现象叙述完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是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是教师强加于他的,换句话说,这些东西都是老师的。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的掌握和叙述现象呢?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完成。首先让学生熟悉试验步骤,然后对学生设计如下步骤进行试验:
第一步,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两个盛装稀硫酸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锌片和铜片表面的气泡产生情况。学生会看到:铜片上没有任何变化,而锌片上有气泡产生,学生会联系锌是活泼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铜的活泼性比氢弱,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第二步,指导学生再将铜片和锌片平行插入同一烧杯的稀硫酸中,观察金属表面的现象。学生会得出现象和第一步的现象一样。
第三步,再让学生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让学生观察金属表面有什么现象。这是学生会看到:铜片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同时锌片上也会有少量气泡产生。这是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后,铜片上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呢??
第四步,这时再让学生在铜片和锌片之间用导线连接一个电流表,学生会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两极的现象与第三步一样。这时学生就会思考: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是因为有电流产生,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把铜片和锌片换成两块铜片或是两块锌片,是否也会看到相同的现象呢?
第五步,这时再让学生两组间互相交换,换成两个相同的金属片进行试验,然后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金属片上是否产生气泡?这样我们通过五次实验,学生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而不用教师灌输给他们了,这样他们既知道了现象,有掌握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我们的教学就轻松愉快的完成。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慢慢的培养问问题的习惯。
二、注重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转变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要怕学生问问题,即便是在我们眼中看来很低劣的问题,我们也要对这种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校的热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探究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羧酸的性质”时,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不饱和烃、醛类等物质的性质,这类物质因含有不饱和键都可以发生加成,但在羧酸性质中没有提到羧酸的加成反应,学生就会产生疑问:羧酸中的羧基有碳氧双键为什么不能与氢气加成呢?因此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们要加以表扬并予以正确的解答:羧基比醛基稳定,一般条件下不能被还原,如果条件发生改变,羧基也是可以还原的,但不是简单的加成,在催化剂LiAlH4或是NaBH4条件下最终变为醇。这样就把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课外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或是直接让某个学生来讲解,同时还可以在经常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或是奖励,这样就会慢慢的对其他的学生引起一定的震动,让学生们在好胜心得驱使下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有一定的营养。
三、注重“逼着”学生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下面的学生没有什么反应,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即便教师讲的口沫横飞,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大。一堂课的好坏不是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如何。因此,如果上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就要适时的“逼”学生问问题。
1.改变教法“逼”学生提问。教师遇到“冷场”这样的情况是,可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小组的加分机制或是个人竞争机制“逼”着学生提问。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质量高,哪个小组就加分多,课后给与获胜小组一定的物质奖励,从奖励机制“逼着”提出问题。
2.表扬惩处“逼”学生提问。提不出问题,说明是学生没有动脑思考。这时,我们老师来提出问题,当然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回答错误的人或小组予以小小的惩罚,回答正确的小组或个人予以适当的嘉奖和表扬。学生问了不被处罚,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的动脑思考,只要学生动脑思考,他们的问题慢慢就来了。
四、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要重视、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提问能力。
- 【发布时间】2019-8-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