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 金花

【机构】 新疆温泉县城镇小学

摘要:“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好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效”与“度”呢?
融洽关系,创设有效情景。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容恰,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可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尤其是关爱那些中差生.要允许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 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利用活动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说、做、听、看、想”的口、手、眼、脑感官的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激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了常见的四种乘法数量关系之一——单价和总价的关系后,我让学生扮演“小小采购员”,将讲台布置成商店,讲桌当柜台,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举1名数学学得好且口算能力强的学生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充当顾客,先从买文具开始,练习模拟购物,再“买”日常用品,从针头线脑到高档电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物品的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这节活动课上得非常成功。
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我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理解。例如,针对小学生应用题学习差这一“老大难”问题,在学完乘、除法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后,我让学生帮家里买米买菜,进行实际的应用练习。对几个差生,我还特意将现金交给他们,让他们替老师“跑跑腿”,使他们在实际的生活运用中,逐步学会计算单价、总价和差价,知道“长退短补,公平交易”的原则。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培养了实际应用能力,还灌输了诚实、守信的做人道理,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我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简短有趣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明算理,知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用‘6小时’编一道求工作总量和一道求路程的应用题”。有的同学是这样编的:“猴大伯下山替孙小猴妈妈收玉米,他脚勤手快,每小时收100千克玉米,6小时收了多少千克玉米?”这是问工作总量的应用题,至于用“6小时”编问路程的题目,同学们更是编的故事各异,生动有趣,但颇有特色的是一个同学竟接着前面的故事续编:“孙小猴妈妈打工回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地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孩子,这50元你拿上,赶快给你猴大伯送过去。他是个老寒腿,生活也不容易啊!’已知孙小猴从家里出发,每小时行驶5千米,经过6个小时的跋山涉水,才到达了猴大伯家。请问他们两家有多远呢?”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不论大小,儿童都欢迎。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些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轻松欢快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为帮助学生牢记口诀,我在复习课上采用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玩“口诀接龙”游戏,即教师先随便报两个1位数,如“2”和“8”,指名学生口答其相乘的积“16”(口诀:二八一十六);再让他提问下一位学生:用所得的“1”和“6”相乘得多少,第二位学生口答“6”(口诀:一六得六);接下去,第二位学生又提问第三位学生:两个“6”相乘得多少,第四位学生口答:“36”。(口诀:六六三十六)……如此循环,学生争先恐后,兴趣很浓。二是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即把单纯的口诀计算题(“小蝌蚪”)给出答案(“妈妈”),让学生找一找,寻一寻。这种游戏形象生动,最能吸引学生参与。
数学来源于生活,许多数学问题,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而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真实的、较有深度的的生活情境。所创设的情境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要蕴含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可以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
  • 【发布时间】2019-8-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