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基于家庭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 要]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幼儿能否顺利过渡到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幼儿的后继学习与发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幼儿今后在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和行为习惯从而有助于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幼儿教育;幼小衔接;家庭视角
一、幼小衔接家庭教育个案调查
(一)研究对象
   为了更详尽的了解在家庭在幼小衔接期如何应对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研究提供一个支持环境,促进幼儿顺利过渡,缩短幼儿适应期。通过调查,进行目的性抽样,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进行目的性抽样,即抽取具有针对性和信息量较大的研究对象,避开研究的条件限制,我选择了隔代教养型家庭、主干家庭(包括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等直系亲属三代人)、核心家庭(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三种类型家庭,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A类型—隔代教养型家庭
家长A,祖辈,62岁,无学历
幼儿a, 幼儿园大班,男,5岁
家庭状况:a长期和祖辈生活,父母在外打工
   B类型—主干家庭
家长B,母亲,30岁,专科学历,公司职工
幼儿b, 幼儿园大班,男,5岁
家庭状况:三代人组成,父母上班,祖辈带幼儿,由母亲教育
   C类型—核心家庭
家长C,母亲,30岁,本科学历,教师
幼儿c, 幼儿园大班,女,5岁
家庭状况:两代人组成,母亲教育为主
(二)家庭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生活环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都会有很重要影响。对于问题:您了解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吗?您认为的区别在哪?三位家长的回答如下:
   家长A: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一样,并且去学校就是要学习知识的,不分什么小学和幼儿园。我又不懂什么知识,也不知道幼儿园里到底教些什么,就知道小学要学拼音,要学算术。如果要说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学有作业,幼儿园没作业吧。
   (三)家庭针对幼小衔接的准备
1.物质的准备
三位家长都提到了幼儿进入小学后会买一些文具,学习用品。家长B和家长C还会让孩子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间,布置他们的小课桌。家长C还会带着孩子上书店,帮幼儿选择一些带拼音的故事书,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图画书。并且三位家长都会为幼儿准备田字格的本子,让幼儿练习写字。
2.知识和技能
   访谈者:你会不会担心孩子上了小学落后的问题?是否送孩子上辅导班了。
   家长A:担心,但是我自己能力有限,幼儿a的父母假期在假期里把孩子送到一些临时的大学生假期补习班。希望孩子在自己在家的这段时间赶上其他的孩子,他们希望补习班的老师上小学的东西,能够在小学的时候学起来不吃力。
  家长B:顺其自然,遇到问题了再解决,不会送辅导班,孩子太小了没必要,等上了小学再慢慢辅导。
  家长C:学习落后可以补上来,兴趣没了就没了。我没送孩子上学习辅导班,送幼儿c上了一个舞蹈班,我知道幼儿期的智力就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社会性这些在目前比学习重要。
   据调查,有条件的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舞蹈培训班,这些幼儿一般从中班开始参加直到小学。调查家长报名文艺班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在孩子的条件好,有这个机会让女孩子学学舞蹈是件挺好的事,以后上了小学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具有优势,会几门才艺总是会得到小学老师的关注多些。二是通过亲朋好友知道某某的孩子上了舞蹈培训班,于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因此也让自己的孩子去了。
3.社会适应力
   访谈者:孩子马上进入小学,你认为他能适应吗?
   家长A: 读大班后,幼儿a和小朋友相处很好,应该去小学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家长B:我是存在一些担心的,爷爷奶奶很惯着孩子,很多事情都不会做,我们比较担心的是人际交往问题,如果孩子比较融入环境就好,讨厌小学环境的话,担心孩子会厌学,不想上学。
   家长C:这个问题我不担心,孩子的入学适应性问题在幼儿c刚进入大班时,我就已经比较重视培养她对小学生活的向往,经常有意识的给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她特别渴望上小学,想成为大人。
   (四)家庭在幼小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忽视幼小衔接重要性
家长幼小衔接包括入学前的准备和入学后的适应性的指导。有研究表明,每个儿童入学后都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但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不同,短的三个月左右,一般需要5个月左右,长的会达到一年。家长的工作和生意忙碌,经常是早出晚归,能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不多,给予孩子的指导时间远远不够。也有的家长由于教育观念落后,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老师,教育的问题就可以全权交给老师和学校负责,导致孩子产生入学适应问题。小学新生刚脱离幼儿园,适应小学生活需要有一个过程,入学后的指导必不可少,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新入学这段适应期给予耐心引导,则可能导致孩子适应期延长,甚至产生入学适应问题。家庭结构的不同和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等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观念。
2.家庭对幼小衔接问题的认识误区
   家长A认为幼小衔接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不同。把幼小衔接等同于学习的衔接是很大部分家长的误区,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学习。家长A认为幼儿能够很好的学习就是衔接的好,幼小衔接主要是幼儿园应该做的事,幼儿老师应该做的事。
   家长B说:“幼小衔接应该注重身心的发展,而不是学习的衔接……”。家长通过对幼小衔接的一些了解,知道不能过于重视学习,结果会过于重视社会性的发展,在学习方面重视不够吗,导致幼儿无法较好的过渡课程的学习。变得不想学习,害怕学习。
   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对入学准备不利
   家庭教养中还存在许多溺爱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增大,所有重心都在孩子上。溺爱阻碍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常常表现在交往问题上,在幼儿园,教师还能顾及到每个幼儿的感受,帮助幼儿处理同伴关系。
4.入学准备有明显的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b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他们希望自己在家的这段时间让幼儿掌握大量知识,为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家长A、B、都选择了让幼儿在大班结束后参加补习班,他们认为参加补习班既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又能让幼儿比其他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家长C的职业是教师,则选择了自己在假期里管理孩子,家长C说知道过早教育对孩子的发展不一定有好处,但是看着周围的朋友都送孩子上补习班,自己也会忍不住想要提高孩子的知识技能。父母“倾倒式”的灌输知识,会导致孩子的求知欲下降,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厌学怕学现象。求知欲是孩子天生就有的,但父母认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缺少主动求知欲,结果产生了所谓求知欲的培养就是知识灌输的概念。现今,幼儿存在一种情景性心理疾病,主要是因为父母“望子成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过高,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重负。或是父母之过急,对孩子严厉苛刻的教育,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便训斥或打骂,也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倩倩. 浅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衔接[J].小学时代·教师,2009(8)
[2]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2008(5)
[3]王声平 ,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
[4]李敏谊,刘颖,崔淑婧. 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2010(5)
   [5]潘洁.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J].幼儿教育,2002(07)
   [6]赵国明. 幼小衔接,家长准备好了吗?[N]. 新华日报,2003
   [7]陈景凡. 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
  • 【发布时间】2019-8-9 12:44:52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