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节点文献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素材与高考试题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 陈君智

【机构】 岑溪市岑溪中学

摘要:高考化学试题命制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试题情境以"四层""四翼"为载体,高考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它灵活多变,新颖别致,层次分明,难易适度,考查基础知识与考查能力并重,在试卷评价中占重要地位。那么高考实验题有哪些命题方法呢?下面就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例,从高考实验题与教材的联系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辨析再认,重现教材实验
高考实验题中有些是教材内容的重现,重现的内容一般是重要的仪器操作、实验步骤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再认、比较、辨析解答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操作及实验原理的掌握。这类考题比较简单,如(2017年上海高考第15题,考查了对蒸?Naci?溶液正确操作顺序的判断。2017?年广东高考第22题,考查了沉淀反应实验中,确认沉淀完全的方法和洗涤沉淀的操作。2019年全国卷Ⅱ,节选)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
二、变形嫁接,重组教材实验
许多高考实验题是教材实验的变形重组和综合应用,在组合中突出创新,在变形中实现扩展,打破了单一操作的零散割裂状态,贯通了一个操作,一个装置或一种方法的多种应用,实现了多个操作或方法的衔接,考查了学生对实验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如2018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利用了一个试管和气球组成的简单装置,只考虑溶液在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的颜色变化,就将?NH3?–?H2O?的碱性、不稳定性和?SQ2,的漂白作用及?SQ2漂白过的物质不稳定等知识和实验联系起来,思维跨度大,能力要求高。2018年全国高考第19题中(2)小题,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混合物改为鉴别操作,用水简单,用?CCl4、苯、无水CuSO4也可鉴别水,以分出的一层液体再制造分层(也可不分层),以小试管代替常用的烧杯承接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考查了思维的灵活性。2018年上海高考第12题,运用逆向思维,将教材中离子膜电解饱和食盐水,改为集电解饱和食盐水NaOH?吸收?CL2,于一体的实验,从吸收?CL2,的效果上判断出电源正负极。
三、推广完善,补充教材实验
教材只介绍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典型做法,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介绍各种操作的具体应用,这会使一些同学在学习中产生思维定势,错误地认为只能进行这样的操作,不能进行那样的操作,思维可能固定在这些典型做法上。针对这种情况,高考实验题设计出一些符合教材中实验原理但又未出现过的具体操作,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2018年全国高考第12题考查中和滴定。将未知液放在滴定管中,标准液放在锥形瓶中,突破了教材上的中和滴定,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待测液都是放在锥形瓶里的做法,体现了无论是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还是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只要操作正确,都能达到要求的实验原理。2019年江苏高考第20题,将固体?P-O,放在洗气瓶中干燥NO?.改变了通常洗气瓶中只盛放液体的做法,这就要求学生能将洗气瓶中盛放固体的干燥原理加以比较,从中得出两个装置符合同一原理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题。
四、挖掘拓展,延伸教材实验
教材中安排的一些实验,由于知识的阶段性和实验的目的性限制,往往只是为了说明某一原理或方法或反应的现象,因而未作进一步探讨,高考中则对这些实验进行挖掘和拓展,作延伸处理,延伸的内容仍符合教材中给出的原理和方法,但必须是学生自己去“发现”才能解决的新问题,这些内容似曾相识,而目的要求已与课本原实验大不相同,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操作的掌握和对新实验的观察迁移能力。如2019年全国理综第14题精制溴苯的实验,原教材中有制取溴苯的实验,但未对制得的粗溴苯作进一步精制,该题作为制溴苯实验的继续,既介绍了具体的处理方面.
五、试题发扬化学学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注重实验探究的特色;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强调思想方法培育;体现基础性、综合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试题适应北京学生灵活开阔、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思维认知特点,适当增加设问引导,帮助增强学生答题思维连贯性。试题从全新视角挖掘熟悉素材,展现学科研究方法,推陈出新,深化核心素养考查,发挥等级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考互动生态。
六、注重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代化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试题通过展现中国文化传承,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展现当代化学科学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培养科学理念。如第1题我国传统中药和第17题合成西药均表现出化学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第2题通过科普放射性常识,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第15题电解液可循环利用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清洁电能的开发利用符合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第18题资源的再生利用,传递可持续发展思想。化学学科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通过科学研究揭示化学原理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试题以真实科学研究和生产工艺作为情境素材,结合教材基础,考查学生在实际背景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学以致用的命题理念。如第13题以教材中碱金属和水反应为基础,以锂电池性能研究为背景,展示化学在社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第14题通过移除产物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体现化学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要化工产品环氧乙烷的制备研究,铁黄的生产工艺,均结合中学重要无机元素及其反应,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延伸课堂实验,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实验基础和实验探究考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透过实验揭示物质变化规律本质,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基础。试题注重基础实验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希望学生由多角度、多层面对实验基础知识、反应规律和原理融合掌握。情境素材通过延伸课堂实验,引导教学由课程原生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教学,让学习回归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如第5题让学生体会基础实验设计的思路。第8题灯光实验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第6题,第9题,第10题均是对课本实验的思考。第12题和第19题实验对比思想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快速分析问题主次矛盾。素材背景丰富,强调学科能力,深化学生核心素养考查
七、试题情境素材广泛
体现化学学科涉及面宽、综合度高、融合度广的特点。情境素材包括课堂、实验、科研、生产情境,通过结构化的情境背景,从不同角度、方向、维度、层级展现学科思想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辨析和探究能力,继而外显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化素养考查的教育目标。如第6题建立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之间的关联。第11题体现 “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试题适当增强开放性,鼓励培养创新思维。如第15题可选择不同检测试剂。第16题电化学实验设计。试题借助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思想,强化能力培养。如第14题碳守恒,第16题平衡常数,第18题滴定分析。第15题电解效率的计算体现吸收迁移应用信息的能力。第18题pH的变化分析,融合图表信息转化和逻辑推理思维,体现对辨析能力的要求。试题稳中求进,深刻展现学科研究方法,引导中学教学化学试题坚持稳中求进、推陈出新的考查方式,以熟悉的素材揭示研究方法。既满足学生心理预期,有利于水平的发挥,同时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变化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原理的本质。试题引导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使学习由浅入深,在发挥教学导向作用增进教考良性互动的同时,加强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作用。第16题采用熟悉的平衡体系,从平衡常数测定角度进行挖掘,培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意识。第19题从熟悉的氯气制备实验出发,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原理进行整合。从全新的视角增强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既体现化学实验的应用价值又体现化学原理对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指导作用。
总之,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延续一贯风格。试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核心素养考查。试题特点宽广融通,既注重思维能力导向,也注重化学原理挖掘。试题引导学习教学从课堂教材出发,从激发兴趣出发,从提升思想出发,从培育人才出发,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
参考文献:
【1】. 魏香三 . 《高考化学试题情境素材与中学化学教材的关系》. 《高中数理化》 .2017年
【2】. 庄洋?. 《高中化学教学中基于学科前沿知识的情境素材的开发与利用》.《鞍山师范学院》.?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8-9 12:44:52
  • 【点击频次】5